初秋的华蓥市双河街道,老张和邻居因房屋排水问题争执不下。两人红着脸来到街道综治中心,不到两小时,就在“银龄先锋”调解员的劝说下握手言和。
“要是以前,这种小事可能就闹到法院了,现在有了‘蓥和解’,在家门口就能解决!”老张笑着说。
老张的经历是华蓥市创新社会治理的生动缩影。近年来,华蓥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创新构建市、乡、村三级综治中心联建联动体系,精心打造“蓥和解”调解品牌,推动矛盾纠纷闭环处置、靶向化解,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:自综治中心规范运行以来,全市初信初访率同比下降22%,治安警情数同比下降33.87%,刑事警情同比下降4.68%。
筑牢根基
三级阵地让服务“零距离”
华蓥市的综合治理变革始于一场“地基革命”。2022年初,华蓥市委政法委牵头开展了一次全市范围的矛盾纠纷排查,结果令人警醒:大量小矛盾因得不到及时化解而升级成诉讼甚至刑事案件;各部门单打独斗,缺乏协同;乡镇调解力量薄弱,专业能力不足。
“必须建立一个集成多元力量、贯穿三级体系的综合治理平台。”华蓥市委常委、政法委书记莫缘在专题会议上指出。随后,一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战役全面打响。
华蓥市按照“功能完备、布局合理、便捷高效”原则,投入资金1500余万元,构建起“1+12+ 107”市、乡、村三级综治中心体系。市级综治中心占地800平方米,科学划分引导受理、多元化解、指挥调度三大区域,打造“1+8+10”服务阵地;12个乡镇(街道)综治中心因地制宜,按照“1+N”模式整合基层力量;107个村(社区)综治中心依托村委会办公场所,将阵地延伸至群众家门口。
“过去群众解决纠纷要跑好几个部门,现在只需进一扇门,所有问题都能得到响应。”华蓥市级综治中心负责人介绍。
专业力量
三支队伍凝聚攻坚“强合力”
阵地建好了,队伍是关键。华蓥市坚持“专业引领+群众参与”双轮驱动,组建起“法律+行业+乡贤”三支专家队伍。
法律专家队伍由89名法学法律从业者组成,采用“预约会诊+专班攻坚”模式化解重大疑难纠纷。行业调解委员会从12个部门选聘45名业务骨干,组建20个专业调解委员会。“银龄先锋”队以“五老”为核心,选拔300余名乡贤化解小微矛盾。
去年夏天,某工程项目拖欠百余名工人工资200余万元,工人们情绪激动。华蓥市级综治中心立即启动应急机制,法律专家团队介入调查,人社行业调解委员会连夜协调,仅用72小时就促成双方达成协议。
“多支专业队伍的协同作战,实现了‘小事不出村、大事不出镇、难事不出市’。”华蓥市司法局局长王云琴表示。
三级联动
打通治理“最后一公里”
每天清晨,华蓥市禄市镇凉水井村的“平安红旗岗”队员老陈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。走访农户、排查纠纷、收集信息……这名退休老教师的新工作是为村民排忧解难。
在华蓥市,像老陈这样的“平安红旗岗”队员有1256名,他们组成125支队伍,活跃在田间地头、街头巷尾。
华蓥市按照“市级主战、乡级主治、村级主排”原则,构建起协同高效的矛盾纠纷化解格局。
华蓥市级层面建立“常驻+轮驻+随驻”工作机制,创新“五长”轮驻制度——政法委书记、公安局局长、法院院长、检察院检察长、司法局局长轮值驻点、靠前指挥。截至8月底,“五长”已召开研判会6次,统筹解决跨部门纠纷10件。
乡镇层面创立“言和堂”小微矛盾调解品牌,运用“稳、听、查、定、宣、访”6字诀程序和“12条法宝”化解方法,确保常见问题在乡镇层面得到及时化解。
村级层面,“平安红旗岗”充分发挥人熟、地熟、情况熟的优势,靠前排查纠纷线索568条,源头和解535起,从源头上防止纠纷升级。
品牌效应
“蓥和解”成为群众首选
“有矛盾就找综治中心”已成为华蓥群众的共识。这一转变得益于华蓥市对“蓥和解”品牌的全方位打造。
线上通过微信公众号、短视频、政务网站等平台,线下通过会议、走村入户等方式,滚动宣传“蓥和解”相关知识和成功案例。截至8月底,已拍摄发布宣传片1部、动漫短视频1部,发放宣传手袋5000个、扇子5000把、宣传海报20000余张。
品牌影响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治理效能。自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以来,全市综治中心共受理矛盾纠纷247起,办结239件,办结率96.8%。其中,成功化解“硬骨头”重大疑难纠纷15件,涉及金额2000余万元;化解人社领域劳动纠纷89件,追讨工资200余万元;就地化解小微矛盾1200余起。
更令人欣喜的是,华蓥市无个人极端案事件、无“民转刑”“刑转命”案件发生,实现了矛盾纠纷化解“三升一降”——吸附率、办结率、满意率上升,反复率下降。
长效机制
社会治理的“蓥和解”样本
华蓥市的创新实践不仅解决了当下问题,更建立了一套长效机制。
建立健全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和调解人员双重管理机制,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纪律,定期培训和考核。完善接待受理、先行调解、研判分流、跟踪记录、预警提示、分级督办、及时回访等流程,细化制定《案/事件办理情况登记表》《纠纷化解交办单》《工作督办函》等文书模板。
“我们不仅要解决已经发生的纠纷,更要建立预警机制,防患于未然。”华蓥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阳天勇表示。
如今,华蓥市的三级综治中心已成为党委政府联系群众、服务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,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在华蓥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。
从老张遇到的邻里纠纷到百人劳资矛盾,从田间地头到指挥中心,华蓥市通过“蓥和解”品牌打造和三级综治中心建设,真正实现了“小事不出村、大事不出镇、矛盾不上交”,为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“华蓥样本”。(冯炳畅 黄小萍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