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 三大建设 > 平安建设 >
华蓥市:综治中心实战化·靶向联动“蓥和解”
www.hy.guanganpeace.gov.cn 】 【 2025-09-26 15:44:17 】 【 来源:四川长安网

  华蓥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创新构建“市、乡、村”三级综治中心联建联动体系,精心打造“蓥和解”调解品牌,推动矛盾纠纷闭环处置、靶向化解。

 

微信图片_2025-09-24_113250_845.png

 

  自综治中心规范运行以来,华蓥市初信初访率同比下降22%,治安警情数同比下降33.87%,刑事警情同比下降4.68%,社会大局持续稳定。

  

  规范中心强根基,筑牢综治硬支撑

  

  从阵地、队伍、保障入手,进一步规范市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功能设置,为“蓥和解”提供坚实保障。

  

  阵地布局规范化,实现服务“零距离”。华蓥市按照“功能完备、布局合理、便捷高效”原则,设置“1+12+107”市乡村三级综治中心。市级综治中心按照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“路线图”,科学划分引导受理、多元化解、指挥调度三大区域,聚焦矛盾纠纷易发多发领域,规范打造“1(综合受理台)+8(服务窗口)+10(功能室)”服务阵地,实现“一窗式”受理、“一站式”服务、全链条解决。乡级综治中心因地制宜,统筹法庭、派出所、司法所及各站所办力量,按照“1(综合接待大厅)+N(功能室)”模式设置并开展工作。村级综治中心依托村委办公场所,设立矛盾纠纷调解室,配备专兼职调解员,将阵地延伸至群众家门口。

  

  队伍建设专业化,凝聚攻坚“强合力”。坚持“专业引领+群众参与”双轮驱动,组建“法律+行业+乡贤”三支专家队伍。整合政法骨干、资深律师、法学精英、品牌调解室等力量,优选89名法学、法律从业者组成法律专家队伍,采用“预约会诊+专班攻坚”模式,化解重大疑难矛盾纠纷;从12个部门及协会选聘业务骨干45名,组建20个行业领域调解委员会,化解行业领域矛盾纠纷;以“五老”为核心,组建“银龄先锋”队,选拔知名乡贤300余名,化解小微矛盾纠纷。

  

  组织保障常态化,释放运行“内生力”。成立以华蓥市委政法委为牵头部门,法院、检察院、公安局、司法局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,定期召开会议,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,并提供必要的后勤保障支持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,专项用于阵地升级、系统维护、队伍培训及激励,确保资金精准对接治理需求。

 

微信图片_2025-09-24_113302_867.png

 

  三级联动实举措,激活治理新动能

  

  按照“市级主战、乡级主治、村级主排”工作原则,形成协同高效的综治中心推进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格局,构建“蓥和解”矛盾纠纷化解模式。

  

  市级统筹“主战”,下好全域“一盘棋”。华蓥市级综治中心建立“常驻+轮驻+随驻”工作机制(政法单位、信访、人社、住建等7家单位常驻,自规、妇联、民政等15个部门和群团组织定期轮驻,其他单位随驻),创新“五长”轮驻制度,推动“政法委书记、公安局局长、法院院长、检察院检察长、司法局局长”轮值驻点、靠前指挥、现场办公的工作模式,加强综治中心领导和统筹力量,推动疑难复杂问题和跨部门事项高效解决。截至8月底,“五长”召开研判会6次,统筹解决跨部门纠纷10件。

  

  乡级联动“主治”,打造调解“主阵地”。乡镇(街道)整合司法所、派出所、基层法庭、法学会站点等资源,创立“言和堂”小微矛盾调解品牌,落实法学法律专家联系乡镇(街道)工作制度,运用矛盾纠纷化解“稳(情绪)、听(诉求)、查(情况)、定(责任)、宣(法律)、访(意见)”6字诀程序和“12条法宝”化解方法,确保邻里纠纷、婚姻家庭矛盾、土地权属争议等常见问题在乡镇层面得到及时有效化解,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、高效的调解服务,减少矛盾上行。

  

  村级落实“主排”,守牢源头“第一线”。坚持“平安共建、全民参与”工作理念,落实群防群治工作要求,“选、聘、请”社会保安、外卖等各行业的热心群众1256人,组建“平安红旗岗”队伍125支。

  

  “平安红旗岗”充分发挥人熟、地熟、情况熟等优势开展服务管理,通过日常走访农户、蹲点集市商圈、参与红白喜事等方式,深入田间地头、街头巷尾,靠前排查纠纷线索568条,源头和解535起,从源头上防止纠纷升级,做实“蓥和解”基础。

  

  多维发力提质效,擦亮品牌“蓥和解”

  

  通过系列举措,综治中心矛盾纠纷化解成效不断彰显,“有矛盾就找综治中心”成为群众共识,“蓥和解”品牌建设取得初步成效。

  

  全域宣传造氛围,提升群众“知晓度”。“线上+线下”相结合,不断扩大宣传覆盖面,线上利用微信公众号、短视频、政务网站等平台,线下通过会议、阵地、走村入户等方式,滚动宣传“蓥和解”相关知识及成功案例等内容。

  

  截至8月底,拍摄并发布综治中心宣传片1部、动漫短视频1部,印制并向群众发放宣传手袋5000个、扇子5000把、宣传海报20000余张,群众对综治中心的知晓率和认可度不断提升,“有矛盾找调解,用‘蓥和解’促和谐”的氛围更加浓厚。

  

  精准化解促平安,增强群众“满意度”。综治中心不仅是一个矛盾纠纷化解的平台,更是党委政府联系群众、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。“蓥和解”通过三级综治中心联动和三支特色队伍共同发力,各类矛盾纠纷得到及时有效化解,真正实现案结事了。

  

  自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以来,华蓥市综治中心共受理矛盾纠纷247起,办结239件,办结率96.8%。其中:成功化解“硬骨头”重大疑难纠纷15件,涉及金额2000余万元;化解人社领域劳动纠纷89件,追讨工资200余万元;就地化解小微矛盾1200余起,全市无个人极端案事件、无“民转刑”“刑转命”案件发生。

  

  健全机制固成果,提升治理“长效性”。建立健全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和调解人员双重管理机制,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纪律,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,全面提升队伍素质。进一步完善接待受理、先行调解、研判分流、跟踪记录、预警提示、分级督办、及时回访环等工作流程,细化制定《案/事件办理情况登记表》《纠纷化解交办单》《工作督办函》等文书模板,确保工作高效有序开展,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成功实现“三升一降”(即:吸附率、办结率、满意率上升、反复率下降),不断擦亮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“蓥和解”本土品牌,推动社会治理效能持续提升。(冯炳畅 黄小萍 )


编辑:满新液
华蓥市长安网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