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蓥市法院:七旬老人当庭拿回“救命钱”
近日,在华蓥市人民法院溪口法庭,一场特殊的“交接”温暖人心。在法官的见证下,七旬老人宋大爷颤抖着双手,终于拿到了由其前妻代为保管的积蓄。
原来,宋大爷身患疾病,经济拮据,每月仅靠百余元高龄补贴生活。他多年的积蓄均存于有智力缺陷的儿子名下,而存折实际由与儿子同住的前妻管控。当宋大爷因治病急需用钱,向前妻索要这笔积蓄时,却遭到拒绝。无奈之下,宋大爷一纸诉状将前妻告上法庭,要求归还存款用于治病。
溪口法庭承办法官接手案件后,通过与宋大爷及其法律援助律师深入沟通,敏锐地察觉到此案最核心的诉求并非宋大爷与前妻对簿公堂,而是急需拿到这笔存款用于救命治病。老人的病情不容拖延,时间成为关键因素。
“坐堂断案易,化解心结难”。考虑到简单判决可能无法迅速解决老人的燃眉之急,甚至可能激化家庭矛盾,承办法官决定主动下沉,将调解现场“搬”到宋大爷家院坝。她联合熟悉该家庭情况的村干部,共同开展调解工作。在法官耐心释法明理和村干部情理感召的双重作用下,宋大爷前妻心中的壁垒逐渐被打破。经过细致沟通,双方最终就存款返还达成调解协议。当天,在法官的见证下,宋大爷的前妻将从银行取出的存款现金,交到了宋大爷手中。至此,该起纠纷得到实质性、高效率化解。
此案是华蓥市人民法院践行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、深化涉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生动体现。溪口法庭始终坚持“调解优先、诉讼断后”的工作思路,通过“司法力量+基层组织+情感修复”模式,努力将矛盾化解在源头,既维护了法律权威,更守护了亲情。
下一步,华蓥市人民法院将进一步加强与基层组织的协同联动,持续关注老年人合法权益保护,提升涉老案件调解和审判的专业化与人性化水平,切实为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提供有力、有温度的司法服务和保障。(王婷)
编辑:满新液